财政部权威发声:今年财政收入有望恢复性增长 加大力度促消费扩投资_环球今日报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时间:2023-03-01 20:27:04

3月1日,国新办举行发布会,邀请财政部部长刘昆,以及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财政部副部长朱忠明,介绍财政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重大决策部署的情况,并答记者问。

在全国两会前夕,这场发布会展望了2023年财政收支形势,透露了2023年积极财政政策的重点,还回应了面对土地出让收入下降和债务压力加大的地方财政执行状况。


(资料图片)

刘昆表示,今年经济有望总体回升,地方财政状况预计逐步向好。经济回升将带动财政收入的增加,去年集中实施留抵退税使得基数偏低,这两方面因素将推动财政收入实现恢复性增长。也要看到,我国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财政收入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我国疫情快速达峰,生产生活秩序恢复进程快于外界预期,部分机构上调了中国2023年经济预期。今年1、2月份PMI重回扩张区间,2月制造业生产景气度进一步提升,印证了当前经济的复苏。不过,当前外部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国内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各种超预期因素随时可能发生。

“土地出让收入减少+偿债压力加大”的财政平衡术

2022年我国经济增长3%,受疫情等超预期因素影响低于潜在增速。为了应对经济下行压力,2022年加大了减税降费力度,推出了以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为主体的减负政策,这加剧了财政收入增收压力。

2022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37万亿元,同比仅增长0.6%。2022年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超4.2万亿元,其中增值税留抵退税约2.46万亿元,仅留抵退税这一项占当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为12%。这意味着,若没有推出留抵退税政策,全年财政收入增幅将提高约12个百分点。

除了一般公共预算,受房地产市场下行影响,2022年全国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约6.69万亿元,比上年下降23.3%。 土地出让收入的缩水,意味着地方可用财力的收紧。从中长期来看,房地产行业告别高速增长年代,意味着以土地出让收入作为还债来源的相关公共债务偿债压力加大。

刘昆表示,土地出让收入列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是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的主体。从全国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的情况看,约有15%左右的收入调入一般公共预算使用。去年土地出让收入出现下降,但对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影响是可控的。以2022年土地出让收入减收约2万亿元匡算,影响地方一般公共预算财力约3000亿元。另外,土地出让收入是毛收入,收入减少的同时,也会相应减少拆迁补偿等成本性支出。因为收支是联动的,所以土地出让收入下降影响并没有那么大。

刘昆指出,关于债务集中到期的压力,我国2022年法定债务的负债率约为50%左右,这个指标相较其他国家而言是比较低的。中国地方政府的债务主要是分布不均匀,一些地方债务风险较高,还本付息压力较大。财政部已督促有关地方切实承担主体责任,抓实化解政府债务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这个底线守得住。

刘昆表示,关于地方财政紧平衡的问题,地方财力和它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不是一回事,地方40%左右的财力来自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2022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下降2.1%,但是过去三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平均增长9.3%,这有效弥补了地方本级收入的不足。过去三年地方财政支出平均增幅为3.4%,所以,地方财政是紧平衡状态,但也是总量增加的状态,地方预算执行是比较好的。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各省份2022年财政收支数据发现,31个省份中仅8个省份2022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正增长,但是因为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力度加大,31个省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均为正增长。2022年各级政府加大了资源统筹力度,比如中央层面2022年加大对特定金融机构和企业利润上缴,规模预计为1.65万亿元。部分地方政府也加大了对土地、资产、资源等处置力度,通过增加此类一次性收入,来更好实现财政平衡。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2022年受疫情、退税政策、房地产市场下行等影响,财政确实处于紧平衡状态。但是,财政在多方筹集资金,中央加大了对地方转移支付力度,实际影响没有那么大。但是,要警惕有些地方政府为了应对收入下行,出现恶化营商环境的行为。从中长期来看,土地出让收入的回落,可能会提高相关城投的债务风险,可能带来财政金融风险的交叉感染。要应对这些债务压力,短期来看可能要拉长债务期限,降低还债成本;中长期来看需要推进财政体制改革,促进财力和事权与支出责任的更好匹配。

促进消费回暖升级、确保政府投资力度不减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2023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

刘昆表示,当前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外部环境动荡不安。应对这些风险挑战,要求我们加大财政宏观调控力度,优化政策工具组合,在有效支持高质量发展中,保障财政可持续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可控。

具体而言,“加力”就是要适度加大财政政策扩张力度。一是在财政支出强度上加力。2022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6.06万亿元,今年将统筹财政收入、财政赤字、贴息等政策工具,适度扩大财政支出规模。二是在专项债投资拉动上加力。合理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适当扩大投向领域和用作资本金范围,持续形成投资拉动力。三是在推动财力下沉上加力。持续增加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向困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倾斜,兜牢兜实基层“三保”底线。

“提效”,就是要提升政策效能。一方面,完善税费优惠政策,增强精准性和针对性,着力助企纾困。另一方面,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更好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有效带动扩大全社会投资,促进消费。同时,加强与货币、产业、科技、社会政策的协调配合,形成政策合力,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

刘昆表示,2023年要完善税费支持政策,着力纾解企业困难。综合考虑助企纾困需要和财政承受能力,进一步完善税费优惠政策,突出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以及特困行业的支持,让企业多减一些负担。积极支持科技攻关、乡村振兴、教育、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党政机关继续过紧日子,不该花的钱,一分钱不花。

许宏才在回应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提问时表示,2023年将合理安排专项债券规模,确保政府投资力度不减,更好发挥“四两拨千斤”的带动作用。将在重点支持现有11个领域项目建设基础上,适量扩大资金投向领域和用作项目资本金范围,持续加力重点项目建设,形成实物工作量和投资拉动力。

专项债的放量发行成为稳增长的重要手段,推动基建投资实现较高增长。2022年全年我国新增专项债发行规模超过4万亿元,创历史新高。其中,包括年初预算确定的新增规模3.65万亿元,以及年终决定依法盘活的5000多亿元结存的专项债限额。2022年年初明确了专项债重点投向,包括交通基础设施、能源、农林水利、生态环保、社会事业、城乡冷链等物流基础设施、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国家重大战略项目、保障性安居工程9大领域,年中将新型基础设施、新能源项目纳入支持范围,自此专项债重点支持领域扩至11个。

2023年积极财政政策还将积极扩大消费。许宏才表示,财政部将落实全面扩大内需战略,激发消费潜能,进一步支持消费市场回暖升级。加大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调节,提高中低收入居民的消费能力,同时完善税费优惠政策,激发社会消费潜能。鼓励有条件的地方通过现有的资金渠道对家电“以旧换新”、绿色智能家电下乡等予以支持。对于购置期在2023年的新能源汽车继续免征车辆购置税。降低部分优质消费品进口关税,推动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支持实施县域商业建设行动,促进县域消费扩容提质。支持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扩大农产品的消费市场。

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预计2022年财政赤字率为3%,专项债规模3.9万亿元,规模较上年均有所上升。

罗志恒表示,今年我国经济实现5%以上的增长应该没有问题。当前,居民、企业、政府部门的积极性在回升,生产生活秩序在加快恢复。积极财政政策加力提效,赤字率和专项债规模都有望提升,货币政策要求维持稳健,今年通胀不会成为政策掣肘,财政和货币政策可以继续加大协调力度,诸如政策性金融工具还将继续发力拉动投资。当然,也要做好房地产、地方政府债务等风险防范化解工作,推动经济平稳发展。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标签: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财政部权威发声:今年财政收入有望恢复性增长 加大力度促消费扩投资_环球今日报

财政部权威发声:今年财政收入有望恢复性增长 加

3月1日,国新办举行发布会,邀请财政部部长刘昆,以及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财政部副部长朱忠明,介绍财政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重大决策部署的情更多

2023-03-01 20:27:04
全国人大代表李楚源:建议春节放假9天 建议元宵节放假1天_环球关注

全国人大代表李楚源:建议春节放假9天 建议元宵

【全国人大代表李楚源:建议春节放假9天建议元宵节放假1天】全国人大代表、广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楚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今年两会期更多

2023-03-01 20:41:29
世界动态:开年以来专项债发行规模近9000亿元

世界动态:开年以来专项债发行规模近9000亿元

重大项目建设要实现“起步即冲刺”,离不开资金的有效支持。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截至2月28日,今年以来地方债发行规模已达到12196 31亿元更多

2023-03-01 20:44:15
今年我国将力争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过8万家:世界热点

今年我国将力争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过8万家:世界热

记者从国新办1日举行的“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今年我国将深入实施优质企业梯度培育工程,力争今年全国专精特新中小企更多

2023-03-01 20:47:36
2023年全国消费促进月启动 商务部将组织开展百城联动汽车节等活动

2023年全国消费促进月启动 商务部将组织开展百城

据商务部官网消息,“2023年全国消费促进月”将于3月1日至3月31日举办。其间,商务部将组织启动百城联动汽车节、中华美食荟等重点活动,突出以更多

2023-03-01 19:27:00
全球球精选!暴增96%!八大城市二手房成交创20个月新高 新房成交也快速增长!居民购买力尚未完全恢复

全球球精选!暴增96%!八大城市二手房成交创20个

2月楼市成交数据释放积极信号。来自研究机构的统计数据显示,2月份,重点城市新房和二手房成交均出现同环比正增长,其中,新房成交同比增速达更多

2023-03-01 19:26:51
从深圳数字化改革看数据要素市场发展:今日看点

从深圳数字化改革看数据要素市场发展:今日看点

2月20日,深圳市发改委官网公布《深圳市数据产权登记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简称《办法》),其中明确数据产权登记包括首次登记、许可登更多

2023-03-01 18:45:37
江西:到2025年景德镇陶瓷交易市场成交总额达到200亿元

江西:到2025年景德镇陶瓷交易市场成交总额达到20

证券时报网讯,据江西省政府网3月1日消息,为全面推进景德镇陶瓷交易市场开展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工作,加快发展我省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培育更多

2023-03-01 18:45:30
+ 点击查看更多精彩

精彩放送

太原12个楼盘发放18张预售证 仅有3个项目为纯新盘
    今年9月,太原市房产管理局给省城12个楼盘正式发放了18张预售证。...
截至9月底 杭州共完成不动产登记988.72万件
    房产证、土地证,两证合一了!2016年6月1日,在市民之家举行的全市...
各地继续密集发布楼市宽松政策 多地支持农民进城购房
    近期以来,各地继续密集发布楼市宽松政策,其中包括长春、遵义多...
宁波:关于“带押过户”新模式的7个典型问题权威解答来了
    日前,宁波市不动产登记中心试点二手房带押过户新模式。新模式下...
多地政府大手笔回购商品房 苏州拟对10个板块回购约1万套新房
    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出手回购当地商品房。近日,一份苏州市政府部...
市场降温豪宅不冷 媒体:北上广深掀起“豪宅热”
    尽管整体市场低迷,但豪宅板块比较稳定。争取成交,忙完这一次,...
    最新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