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报盘点|有车企“赚大钱”,有经销商净利腰斩,汽车股的悲喜并不相通

来源:第一财经时间:2023-03-29 11:36:19

去年,受地缘政治加剧、供应链危机、疫情等因素的影响,全球的汽车产业链都经历了较为严峻的考验。在此背景下,这一年,汽车产业链财务表现如何是市场广泛关注的话题。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我国汽车制造业利润5319.6亿元,同比增加0.6%,但汽车制造业利润率却较2021年下降了0.4个百分点至5.7%。那么行业内具体公司表现如何?

近日,汽车产业链上多家上市公司发布了2022年财报。比亚迪、北京汽车、永达汽车、宇通客车分别属于国内新能源汽车、传统汽车集团、汽车经销商、客车领域的龙头企业,具有一定的行业代表性和引领作用。从上述4家企业的主要财务数据看,尽管汽车行业去年同样面临着外部环境的冲击,但各家企业的悲喜并不相通。


(相关资料图)

比亚迪:靠新能源大赚166亿

3月28日晚间,国内新能源汽车龙头比亚迪(002594.SZ)发布了2022年财报。财报显示,比亚迪去年实现营业收入约4240.61亿元,同比增长96.2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6.22亿元,同比增长445.86%;毛利率从2021年的13.02%增长了4.02个百分点至17.04%,而汽车相关业务毛利率达到了20.39%,同比提升了3.69个百分点。

2022年3月,比亚迪彻底甩掉燃油车包袱以后,便开启了新能源汽车销量“狂飙”模式。比亚迪去年全年的汽车销量达到186.85万辆,同比增长152.46%,超越了特斯拉成为了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

其他企业卖新能源汽车,卖一辆亏一辆,而具备垂直整合供应链优势的比亚迪不同。全面置换到新能源汽车赛道后,比亚迪的单车利润反而在不断抬升。比亚迪去年四个季度的单车收入分别是16.1万元、17.9万元、16.6万元和17.6万元,而相对应的单车利润分别是0.24万元、0.7万元、0.97万元和0.98万元。

不过,今年新能源汽车竞争态势加剧,比亚迪也被迫卷入价格战中。3月9日,比亚迪宣布旗下两大主力车型开展专项限时营销活动:宋PLUS车系变相降价6800元;海豹变相降价8800元。另外,秦PLUS、汉EV和唐DM-i今年的新款车都开启了增配降价的模式。

北京汽车:自主品牌大亏,北京奔驰大赚

近日,北京汽车(01958.HK)发布了2022年财报。数据显示,北京汽车2022年实现营收1904.63亿元,同比增长8.27%;归属于公司权益持有人的净利润达到41.97亿元,同比增长8.77%。但是,2022年,北京汽车旗下四个整车业务板块合计销售整车94.7万辆,同比下滑了8%。

虽然在疫情之下,北京汽车实现了营收和利润的双增,但是这主要归功于旗下的合资公司北京奔驰。北京奔驰是北京汽车旗下唯一取得销量增长的板块,销量为58.2万辆,同比增长5.5%。北京品牌批发销售7.2万辆,同比微降0.7%;北京现代整车销售25万辆,同比下滑30.7%;福建奔驰销量为3.3万辆,较上年减少约4千辆。

在主要财务指标方面,北京奔驰也较为亮眼,在2022年的营收为1831.55亿元,同比增长9.04%,在北京汽车总营收中占比达到96.16%。此外,北京奔驰2022年的毛利为473.96亿元,毛利率从25.2%提升到了25.9%。而北京品牌的毛亏损则进一步扩大,从2021年的45.12亿元扩大至2022年的50.38亿元。

宇通客车:卖得不好,不代表不赚钱

3月27日晚间,宇通客车(600066)发布了2022年财报。报告显示,2022年,宇通客车实现营收217.99亿元,同比下降6.17%;但净利润为7.68亿元,同比增长22.74%。受此消息影响,3月28日,宇通客车股票封住涨停,股价报11.73元,总市值260亿元。

在去年复杂的外部环境之下,我国客车行业也遭遇了“滑铁卢”。根据中国客车统计网的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中国客车行业6米以上客车共销售了92256辆,同比有所下降。宇通客车去年累计销售客车30198辆,同比下滑27.8%。

宇通客车解释称,在销量和营收出现下滑的情况下,公司净利润仍能实现同比增长的主要原因是,2022年加强了价格管控和订单风险管理,国内订单产品毛利率提升;同时,海外销量增加给公司业绩带来积极贡献。

据悉,截至2022年底,宇通客车累计出口各类客车超过87000辆。2022年宇通客车海外销售营业收入为55.95亿元,同比增长24.68%,毛利率达30.03%。

永达汽车:疫情突袭,净利几近腰斩

与前几家整车企业相比,作为汽车经销商龙头的永达汽车去年财务指标显得有点“惨”。

近日,永达汽车(03669.HK)公布了2022年财报。2022年,永达汽车主营业收入为720.2亿元,较2021年792.05亿元下降7.6%;实现净利润14.86亿元,较2021年的26.18亿元下降43.2%;实现毛利63.89亿元,较2021年77.53亿元下降17.59%;毛利率为8.87%,与2021年毛利率9.95%相比,下降1.08个百分点。

对于营收和利润的双降,永达汽车在财报中称,2022年对汽车流通行业而言,无疑是极为艰难的一年。疫情突袭,不仅直接导致全国范围内的4S店出现不同程度的闭店,和产品供应节奏被打乱,而且还引发门店客流大幅下滑和物流不畅,给汽车经销商日常经营工作造成巨大压力。

除永达汽车外,中升控股(00881.HK)2022年净利润也较同期下降21.3%至66.14亿元。不过,得益于奔驰等豪华品牌销量的稳定,中升控股去年营收微增2.7%至1798.57亿元。

对于今年业绩的预期,永达汽车副总裁唐亮表示,今年上半年新车销量会较波动,下半年或将稳增;预计全年新车销量上升10%至15%。新车毛利率上半年亦会有所受压,下半年将趋正常。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标签: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财报盘点|有车企“赚大钱”,有经销商净利腰斩,汽车股的悲喜并不相通

财报盘点|有车企“赚大钱”,有经销商净利腰斩,

去年,受地缘政治加剧、供应链危机、疫情等因素的影响,全球的汽车产业链都经历了较为严峻的考验。在此背景下,这一年,汽车产业链财务表现如更多

2023-03-29 11:36:19
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委)批准发布一批重要国家标准

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委)批准发布一批重要国家标准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委)批准发布一批重要国家标准,涉及消费升级、工业制造、智慧城市建设、服务业、社会信用、政务公开等领域,助力消费更多

2023-03-29 11:25:39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1-2月份物流需求恢复加快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1-2月份物流需求恢复加快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3月2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2月,稳经济政策的效果持续显现,加之疫情影响减退,物流需求总体向好,社会物流总额及分项指更多

2023-03-29 10:27:01
融资客看好8股 买入占成交超三成

融资客看好8股 买入占成交超三成

融资客的行为一直备受市场关注,投资者寄望能从中捕捉到投资机会。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3月28日共有3155只个股获融资资金买入,其中买入金额更多

2023-03-29 10:33:50
ChatGPT掀技术狂潮 高盛:全球3亿岗位或会被自动化取代

ChatGPT掀技术狂潮 高盛:全球3亿岗位或会被自动

高盛在最新研究报告中称,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以在10年内将全球GDP提高7%,但也将给劳动力市场带来“重大颠覆”。他们认为,“生成式AI”或能在十更多

2023-03-29 10:40:50
【全球速看料】十一部门:酒糟高值化综合利用等技术列为食品领域技术工艺及装备提升重点方向

【全球速看料】十一部门:酒糟高值化综合利用等技

近日,工信部等十一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培育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到,提升先进装备供给能力。整合地方特更多

2023-03-29 10:43:57
央行将开展50亿元3个月期票据互换(CBS)操作

央行将开展50亿元3个月期票据互换(CBS)操作

证券时报e公司讯,为提高银行永续债的市场流动性,支持银行发行永续债补充资本,2023年3月29日(周三)中国人民银行将开展2023年第三期央行票据更多

2023-03-29 09:31:09
三大股指集体高开 阿里巴巴概念股领涨|全球报资讯

三大股指集体高开 阿里巴巴概念股领涨|全球报资讯

3月29日,上证指数开盘报3253 62点,上涨0 25%。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分别高开0 18%和0 09%。阿里巴巴概念股领涨,鸥玛软件高开14%,三江购物开更多

2023-03-29 09:27:17
+ 点击查看更多精彩

精彩放送

太原12个楼盘发放18张预售证 仅有3个项目为纯新盘
    今年9月,太原市房产管理局给省城12个楼盘正式发放了18张预售证。...
截至9月底 杭州共完成不动产登记988.72万件
    房产证、土地证,两证合一了!2016年6月1日,在市民之家举行的全市...
各地继续密集发布楼市宽松政策 多地支持农民进城购房
    近期以来,各地继续密集发布楼市宽松政策,其中包括长春、遵义多...
宁波:关于“带押过户”新模式的7个典型问题权威解答来了
    日前,宁波市不动产登记中心试点二手房带押过户新模式。新模式下...
多地政府大手笔回购商品房 苏州拟对10个板块回购约1万套新房
    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出手回购当地商品房。近日,一份苏州市政府部...
市场降温豪宅不冷 媒体:北上广深掀起“豪宅热”
    尽管整体市场低迷,但豪宅板块比较稳定。争取成交,忙完这一次,...
    最新见闻